識字閱讀好輕鬆——視覺組織圖示的運用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 張慧明博士
本計劃在PROS教師專業發展課程中曾與教師分享運用多種視覺組織圖 (Graphic Organizers),如:文字幸運輪、採字蝶、故事手掌、魚骨圖等,以幫助非華語小學生識字、組織詞彙網絡及剖析閱讀材料,由識字階段進入閱讀理解之門。參與教師都積極把在課程中所學的視覺組織圖運用在教學中,現以海報和與會者分享纍纍的成果。
從「玩」學習——字咭大發現
元朗寶覺小學 卓翔宇老師
非華語學生識字量不足,令他們想說說不出,想看看不懂,想主動參與亦只能被動觀看,在課堂上障礙重重,在學習中文上卻步。為了提升學生的識字量及學習興趣,元朗寶覺小學卓翔宇老師特別創出有趣的字咭遊戲,希望能將課堂上已學習的中文字詞,再在課後輔導節中從「玩」中鞏固。於是,一張張簡單的圖咭就變化成不同的玩意,完全滿足了小學生愛玩樂的天性,從「玩」中學,不但充滿樂趣,還能大量識字,為閱讀中文打好基礎。
繪本教學:圖出新世界
循道衞理聯合教會亞斯理衞理小學 張慧敏主任、張凱詩老師、陳婷老師、羅雅頌老師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 陳穗寧課程主任
循道衞理聯合教會亞斯理衞理小學的老師和港大團隊在課後非華語輔導班(基礎班)進行了一連串的以繪本為教材的單元教學,利用繪本有趣的內容和精美的插圖,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也讓學生較易投入語文學習。老師基於圖書教學的理念,運用了三本繪本、悉心設計的教學活動和分層工作紙,譲學生學習到新的字詞和句式,也鞏固了他們的語文知識。
句子越「變」越明
世界龍岡學校劉德容紀念小學 張靖楠老師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 黃綺玲課程主任
非華語生已不能只停留在識字的階段,他們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特別是關聯複句,必需要弄清楚前後句之間的關係,才能準確理解句子的意思。世界龍岡學校劉德容紀念小學的老師和港大團隊透過不同變異 (Variation Theory),突顯關聯複句「不但……也……」的關鍵特徵,讓學生更準確掌握複句的遞進關係。
寫作的第一步:觀察與模仿
深水埔街坊福利會小學 劉穎珊老師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 黃綺玲課程主任
三年級的非華語生要開始學習寫作篇章。深水埔街坊福利會小學的老師和港大團隊嘗試把寫作步驟分拆:首先通過比較範文中「不變」的內容和「變」的指示詞,突顯運用指示詞語的好處和用法 (Variation Theory);然後,我們安排學生進行真實的任務 (Experiential Learning),在過程中運用指示詞記錄抹地的過程,搭建寫作的鷹架;最後,運用分層寫作工作紙 (Differentiation) 讓學生模仿範文的結構框架寫作。通過觀察與模仿,非華語生初步建立中文寫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