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張慧明博士、林偉業博士
日期:2015年9月19日(六) 時間:上午9:30至中午12:30 地點: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大樓1樓多功能廳 單元內容: 非華語學生如何掌握字、詞、句等中文學習的基礎呢?從識字開始,如何一步一步走向閱讀呢?本課題旨在與教師探討非華語小學生從識字過渡至閱讀的歷程,並介紹非華語學生不可錯過的視覺組織圖(graphic organizers),組織詞彙網絡及剖析閱讀材料,解決停滯在識字階段的問題,進入閱讀理解之門。 |
|
講者:張慧明博士
日期:2015年10月17日(六) 時間:上午9:30至中午12:30 地點: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大樓1樓108室 單元內容: 最新的研究認為變易學習理論(the Theory of Variation),對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有幫助。本課題旨在探討以相同而又多變的閱讀材料,讓學生反複經歷不同故事的結構、情節等,靈活地分析閱讀的重心。 |
|
講者:李孝聰博士
日期:2015年11月7日(六) 時間:上午9:30至中午12:30 地點: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大樓1樓108室 單元內容: 非華語學生接觸到的中文閱讀材料,同時也是啟發學生寫作的好媒介,本課題會以讀寫結合的方式,配合簡易的寫作模式(Writing Models),循序漸進,建構學生的寫作圖式(Schema),協助學生自由地寫出心中所想,推動非華語學生的寫作。 |
|
講者:許守仁先生
日期:2015年12月5日(六) 時間:上午9:30至中午12:30 地點: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大樓1樓108室 單元內容: 越來越多非華語學生進入主流學校,教師在中文課堂面對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學習需要的學生,是前所未有的大挑戰,本課題旨在與教師共同尋找處理學習多樣性的策略,使不同學生在同一課堂裡,能盡展所長。 |
|
講者:林偉業博士
日期:2015年12月19日(六) 時間:上午9:30至中午12:30 地點: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大樓1樓108室 單元內容: 提升非華語學生口語表達和接收信息能力十分重要。本課題旨在向教師介紹如何在課堂有系統指導學生進行高階說聽訓練,有策略及有信心地學習,以聆聽、說話為學生的閱讀、寫作提供前置知識,讓他們更快和更有效地連接到讀寫能力。 |
|
講者:許守仁先生
日期:2016年2月20日(六) 時間:上午9:30至中午12:30 地點: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大樓1樓多功能廳 單元內容: 有效的評估不是為了求勝敗或篩選,而是讓學生像飲到窩心的雞湯,從評估中促進學習,本課題參照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及相關理論,結合校本情況,共同檢視非華語小學生學習中文的焦點及評估工具,使學生學習更有效。 |
|